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引导语:《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作于大历十年「775」石城山下的碧涧别墅,收入《全唐诗》卷147。作者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注释
怜同病:《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语,此用其意。
创作背景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作于大历十年「775」石城山下的碧涧别墅,收入《全唐诗》卷147。皇甫侍御,即皇甫曾,生年不详,贞元元年「785」卒。与兄皇甫冉「717-770」齐名,时人比之为西晋著名文学家张载、张协。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都是与刘长卿诗酒唱和的朋友。这次至碧涧别墅访问刘长卿,其一,是故友情深,其二是因为其兄皇甫冉去世后,他编辑遗文,请独孤及写序「《全唐文》收此文,题目是《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冉」集序》」,路过看望刘长卿。
刘长卿生平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闻一多先生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也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在天宝十四载「755年」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756年,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至德三载「758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上元元年「760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
检讨书通用字词
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馀干,与大诗人李白相遇,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李白当时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而自己将远行岭外。其实,刘长卿终于没有到南巴任职。
次年「761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后来数年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这样说: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
上元二年「761年」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兴元元年「784年」和贞元元年「785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
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