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诗词

王安石伤仲永文言文翻译及注释_《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25-05-24 17:15:5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创作背景: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鉴赏

经典学习总结发言稿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

第二段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

王安石的《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题内的“伤”字就具有多层意蕴。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更进一层,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而是许许多多不“受之天”又“不受之人”的众人,作者的感慨和文章的思想意义也就深刻多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古人写暮春的诗词_古人写立夏的诗句
(精选50句)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50句),仅...
日期:07-31
马嵬坡郑畋怎么读_郑畋《马嵬坡》全诗翻译赏析
郑畋《马嵬坡》全诗翻译赏析马嵬坡作者: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注释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
日期:09-30
祝福祖国的句子(祝福祖国的句子简短的)
祝福祖国的句子(精选490句)我爱我的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祝愿祖国母亲生日快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祝福祖国的句子,欢迎阅读与收藏。1、我的...
日期:05-24
春节家属慰问信_公司给员工家属的春节慰问信
汇编八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需要使用慰问信的慰问活动越来越多,慰问信一般以有关机关或组织的名义使用。那么一般慰问信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汇编八篇,欢迎阅读...
日期:05-24
小学对全体学生新年寄语_新年寄语小学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寄语吧,借助寄语人们能把自己希望能达到的或是祝福的话语表达出来。你会写寄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对全体学生...
日期:05-24
老师祝愿孩子未来可期的句子_祝愿未来可期的句子(精选100句)
祝愿未来可期的句子(精选100句) 祝愿未来可期的句子(精选200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
日期:03-30
泰戈尔的诗(泰戈尔的诗集作品)
(精选12首)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你...
日期:09-17
古爱情诗句_古爱情典故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供大家...
日期:08-04
乡愁诗句解释(乡愁诗句摘抄及解释)
乡愁诗句解释导语:乡愁是雨后天晴时空气中甘甜的泥土清香,以下是小编整理乡愁诗句解释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
日期:09-19
描写沙漠的诗句_描写沙漠的诗句小学
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日期:04-09
二年级日记_二年级日记
精选集锦九篇一天就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我们的校园...
日期:05-24
思文用英文怎么翻译_思文原文翻译及赏析
「2篇」1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吴均文言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雨的诗句唯美的句子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日期:08-17
辞虎迎兔经典的春联(送虎迎兔春联怎么写)
2023辞虎迎兔经典的春联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大家对春联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春联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辞虎迎...
日期:08-09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800字初中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优秀作文800字
5篇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在书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让人进入书中主人公的世界,享受着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让人在《简·爱》中体会到主人公轰轰烈烈的爱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欢迎...
日期:04-12
古代关于大雪节气的诗词_古代大雪的诗句
锦集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锦集,欢迎阅读...
日期:03-02
描写春天景色的优美句子_景色优美句子摘录49条
2021年通用景色优美句子摘录49条盛开的荷花像个妙龄少女,清透出尘;像舞动的仙子,娇艳欲滴;像个刚出生的孩子,一尘不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景色优美句子49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日期:05-24
立冬四件套文案_立冬的简短文案
关于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人喜欢在闲暇时发布文案,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生活。那什么样的文案才是新颖独特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
日期:05-24
在党的阳光下成长诗歌(唱响新时代阳光下成长相关的诗歌)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在...
日期:10-03
高温降暑工作应急预案(高温避暑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篇1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有关防...
日期:04-16
立夏的句子怎么写_立夏的句子
2022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句子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日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