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诗词

《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及翻译_王安石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25-05-24 17:15:5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安石的《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创作背景: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鉴赏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

第二段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

春学期开学典礼主持词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

题内的“伤”字就具有多层意蕴。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更进一层,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而是许许多多不“受之天”又“不受之人”的众人,作者的感慨和文章的思想意义也就深刻多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描写海棠花古诗词_描写海棠花古诗
25首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
日期:07-31
期末评语简短通用小学生(期末评语简短通用)
期末评语简短通用小学生 评语的作用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促动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
日期:08-15
往后余生暖心情话短句_往后余生暖心句子
(精选95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日期:05-24
西藏民族大学贺信晚会照片_晚会贺信
模板这篇关于模板,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模板【一】亲爱的各位来宾、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值此爱心社、心理协会、小记者协会和新生文学社四大社团迎新晚...
日期:05-23
我的网名绰号作文_我的网名的作文
我的网名的作文音乐会主持稿完整版现在这个年头,人人都上网,网名也就理所应当的出现了。回顾我的4年上网历史,还真是有过不少网名,说出来给大家听听:1、石上清泉这是我的第一个网...
日期:03-14
王安石的哲理诗句_王安石的诗意
也许一提到王安石,大家都会想到王安石变法吧。但是王安石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王安石的哲理诗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
日期:03-21
花朵优美句子48条_阳光下的花朵优美句子
实用的花朵优美句子合集48条红绿灯停留的片刻,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来到这个城市第一年的第一场雪就飘然而至。我期待着银装素裹的城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花朵优美句子48...
日期:08-14
悼念农村母亲去世悼词(农村通用悼念母亲悼词)
(精选16篇)为了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悼词,按照悼词用途的不同,悼词可以分为专用于追悼大会的宣读体悼词和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散文类悼词等类型。悼词应该怎...
日期:05-24
处罚通告(处罚通告)
关于「集合8篇」关于1XX年XX月X日上午上班时间,XX与XX因XX打架事件,于XX处协调解决的情况下,两人再次起冲突后XX首先动手扭打起来。根据公司管理规定,员工在上班时间不准打架斗...
日期:05-24
描写夏天雨的优美句子_写雨优美句子
精选29句春雨蒙蒙宛如一道幽幽的相思雨,在这雁归的季节,飘落丝缕春情;春雨莹莹,挽着触须般的和风,碰别盾牌样的雨伞,忽阴忽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雨优美句子29句,供各位参...
日期:05-24
小满足才是大幸福语录_小满足大幸福的经典句子
2022(精选70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日期:05-24
中秋节诗句大全_中秋节诗句大全二年级
中秋节诗句大全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
日期:10-08
对孩子鼓励的话语_对孩子鼓励的话语
随着网络社交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人喜欢发表话语,话语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究竟什么样的话语才是特别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期:03-01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古诗讲解_《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1作品原文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剪②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别是一般④滋味在心头。作品注释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高中...
日期:08-14
毕业离别文案(毕业离别文案作文)
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总结一、什么是文案文案本意是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日期:08-08
批复具有什么特点选择题_批复的特点有什么
批复的特点有什么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批复一般分为审批事项批复、审批法规批复和阐述政策的批复三种。下...
日期:05-24
追悼会悼词(追悼会家属致谢词范文)
关于(精选13篇)为了对逝者表示纪念,就不得不需要准备悼词,悼词是对死者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勉励后人的话或文章。那要怎么写悼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精选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期:05-24
夏天的古诗句_夏天的古诗句欣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以下是夏天的古诗句欣赏,欢迎阅读。】NO1、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出自诗人杨万里的《夏夜追凉》NO...
日期:04-09
小清新朋友圈说说句子(女神节朋友圈高质量句子小清新)
50句在年少的时光里喜欢你,就像喜欢温暖的画面,阳光里没有杂质和灰尘,整个世界那么肮脏,只有你的笑脸纯净,我可以任性要你记得,我曾经用心说的每一句话,哪怕天荒地老时,陪在你我身边...
日期:03-06
写给解放军的慰问信_写给解放军的信300字
在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慰问活动需要用到慰问信,想要在慰问信中表达对对方的慰问,则态度必须诚恳、真切。那要怎么写好慰问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日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