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诗词

《和子由踏青》注释及译文鉴赏(和子由踏青全诗解析)

发布时间:2025-07-11 07:37:4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和子由踏青》注释及译文鉴赏

《和子由踏青》

宋代: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和子由踏青》译文

东风微拂的田间小路上惊起了微尘,游人们开始来到野外感受春天的喜悦与温馨。

人们难得清闲,正好停车在路旁小饮,麦苗短而柔韧,不怕那辗轧过来的车轮。

城里人厌倦了高高的城墙,向往着郊外的景致,许多人家一大早就爬起来,闹腾腾地涌出城来踏青。

鼓乐声惊醒了冬眠的山岭,草木在欢歌笑语中摇动。野餐用的箪瓢遍野都是,前来捡食的乌鸢像驯养熟了一样全不避人。

那边是个什么人在自称道人,引得众人都来围观?只见他挡在路上卖符,脸红脖子粗地夸说它是多么灵:

“我这符能使你家养蚕结茧似瓮大,养羊如獐圆滚滚。”

路上的人未必就信他的话,只是为了图个新春吉利,才勉强买下佩带在身。

道人卖得了钱就径自去买酒喝,醉倒后还自言自语说我这符可真灵。

《和子由踏青》注释

和「hè」:和答,唱和。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踏青:赏春,春游。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日,眉山人结伴郊游于城东蟆颐山,欢歌宴饮,赏春踏青,年年如是。与达州的“元九”登高情形相似。

东风:春风。

岁华新:新年伊始。

喧阗「tián」:喧嚣嘈杂。

“歌鼓”二句:歌吹鼓乐在山间回荡,惊动了草木;游人取出饮食开始野餐,天上的老鹰也飞下来捡食,它们显得很驯良,与人们共进午餐。箪瓢「dān piáo」: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借指饮食。乌鸢「yuān」:老鹰类属的猛禽,身体褐色,常捕食蛇、鼠等。

遮道:拦住道路。色怒嗔「chēn」:面带怒色。

汝:你。麇「jūn」:古书里指獐子。

静心的句子励志图片

禳「ráng」:祈福消灾。

吾:我。

《和子由踏青》创作背景

此诗为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正月诗人在凤翔所作。苏轼弟苏辙时在京师侍父,当看到北方新年之初的异域风俗,不由想起了家乡眉山岁首乡俗,便写下了《踏青》、《蚕市》诗二首。苏轼应弟之作也和诗二首。这是其中之一。

和子由踏青阅读答案

《和子由踏青》赏析

前半篇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人们倾城出郊踏青、歌舞宴游欢乐、热闹的情景,犹如一幅赏春风俗画,充满了对美好春日、美好生活的咏赞。开端两句,先点出新春,为“踏青”烘托了气氛,因为踏青是在人日「即正月初七」,正是新年初过的时节。“城中”四句,形象地写出了踏青的阉热情况。

后半篇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道人遮道聚众,粗声大气地吆喝些吉利话,强使路人买他的符书祈福的生动场景,道人骗得金钱,却不过是沽酒买醉而已,还夸说神符灵验。这戏剧性的人物、戏剧性的场景,为春日郊游增添了几分幽默的色彩,令人难忘。

该诗描写了苏轼回忆青少年时在家乡新春之际,与家人及“城中居人”游春踏青的盛况,具有浓郁的乡情。后四句刻画了一位骗钱道人的生动形象,增添了郊游的喜庆气氛。故乡的风俗民情令人倍感亲切,耐人回味。全诗语言浅显,情真意切。

《和子由踏青》作者介绍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端午诗词朗诵_端午诗词
关于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词吧,诗词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什么样的`诗词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日期:12-20
大雪节气唯美诗句大全_大雪节气唯美诗句
【精选】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雪节气唯美...
日期:07-29
终南原文翻译及赏析_终南原文及翻译
4篇 篇1原文:朝代:先秦作者:佚名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翻译: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楸来有...
日期:05-31
《春词》原文翻译及赏析_春词原文及翻译
优选14篇1原文:惜春词[唐代]温庭筠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百舌...
日期:05-30
设备科设备管理工作总结_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
日期:07-08
诚信作文300字(诚信作文300字左右高中)
精选三篇小班秋季个人工作总结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
日期:04-14
光盘行动倡议书(光盘行动倡议书250字)
【精华】模板汇编七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用到倡议书的地方越来越多,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
日期:06-17
宫中题赏析_宫中题原文及赏析
宫中题原文及赏析宫中题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译文:宫中的甬道边长起秋草的时候,御花园里的花仍然在枝头上绽放着。现在的我想登上多高的山也不再需要...
日期:05-30
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经典句子_描写疫情过后春暖花开的句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
日期:06-16
简洁的伤痛的句子_伤痛欲绝的句子
简洁的伤痛的句子汇编50句我没心没肺的微笑,只不过是用来掩饰你离去的伤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伤痛的句子50句,一起来欣赏吧。1、不管婚姻是悲剧还是喜剧,观众总觉得自己...
日期:06-13
描写楠溪江的作文_描写楠溪江的作文400字
4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
日期:05-24
春节优美诗歌(春节诗歌名篇欣赏)
有关春节优美诗歌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
日期:05-24
《离骚》教案(离骚教案教资面试)
六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教学目...
日期:05-31
写景的诗词名句精选_写景的诗
写景的诗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春日 》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元旦致辞创意大...
日期:07-10
妇科实习心得综合评语_妇科实习心得感想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在妇科这一...
日期:07-07
每日一善文案爱国_爱国绝美简短文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越来越多人喜欢在闲暇时发布文案,文案具有在理智上启发人们,在情感上打动人们的作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文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国绝美简短文案,希望...
日期:03-02
借书的经历作文_借书的经历作文
【热门】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
日期:05-25
白马篇翻译完整版_白马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汇编5篇」1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日期:05-30
学生会组织部个人的工作总结(学生会组织部工作回顾)
书写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会组织部个人的工作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生会组织部个人工作总结(一)时间匆匆,如白驹...
日期:11-07
打破砂锅璺到底成语_打破砂锅璺到底
打破砂锅璺到底成语【成语】:打破砂锅璺到底【拼音】:dǎ p shā guō wèn dào dǐ【简拼】:dpsgwdd【解释】: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出处】:元·王...
日期:05-31